「世界环境日」纺织企业ESG披露指南发布

访客 阅读:31 2024-06-15 10:01:25 评论:0

  202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式发布《纺织企业ESG 披露指南》。该标准自2022年7月起立项,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牵头,总计16家企业和8个行业组织分别参与到标准起草工作,共历经20个月于2023年12月15日完成起草工作和审批,2024年3月实施。

  1月1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分为10章共33条,提出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重大改革措施,是指导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在第二十四条“改革完善体制机制”部分重点提到,“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探索开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企业更是逐步将ESG评级标准纳入发展路径之中,围绕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层面的ESG建设已经被很多企业上升至战略高度。ESG作为一种评价体系,是投资者系统全面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样也是纺织服装企业永续发展与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指出,作为具有全球优势的产业,中国时尚产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始终处于引领地位,走在时代前列。随着中国纺织正在进行全球规模最大的时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ESG作为提升行业与企业责任治理能力的重要方法工具,中国纺联未来将在三个方面逐步推进ESG理念融入产业基因:

  一是增强意识,树立全局观大局观。加强社会传播与市场引导,提升ESG相关工作的声量与价值影响。推动ESG融入到企业战略层面和生产运营的全流程,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建立包含ESG内容的企业文化、商业模式和话语体系。让ESG理念成为价值追求和行业语言,推动ESG实践成为行业风尚、企业自觉。

  二是构建体系,形成引领力规范力。立足实际,建立标准,持续完善行业 ESG 信息披露体系、ESG 绩效评估体系和 ESG 能力提升体系。支持行业企业建立“信息披露-绩效评估-能力提升-信息披露”的 ESG 工作闭环系统,并与利益相关方共建良好的行业 ESG 工作生态。强化“透明”“诚信”“开放”“多元”机制,杜绝“漂绿”行为。

  三是推进落实,保持节奏性实效性。分层次,分步骤培育具有全供应链ESG 管理体系和能力的企业,由龙头企业、行业上市企业示范先行,逐渐带动全产业链发展。讲好行业故事,引导投资向 ESG 绩效良好的企业和项目倾斜,优化行业资本配置,促进行业价值转型。

  近年来中国的ESG报告披露率呈上升态势,报告内容以定性描述为主。按照中央财经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ESG行动报告(2022-2023)》,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1738家A股上市公司开展ESG相关报告 ,占全部上公司的33.28%,较2022年增加了4.63%。然而,该报告发现不同各家公司开展ESG报告的篇幅存在明显差异,报告页数由2页到200多页不等。此外,在信息描述方面,大部分ESG报告使用主观定性描述文字,定量信息相对有限。

国内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信息来源:《中国上市公司ESG行动报告(2022-2023)》)

  尽管自2008年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一直不遗余力的推动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工作,纺织企业开展ESG报告比例总体而言不高,披露质量及数量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根据万德数据库,起草小组按照其“服装、鞋帽、针纺织品”行业分类进行筛选,截止至2023年末,国内共有103家A股上市的纺织服饰企业,其中38家企业发布了2022年度ESG相关报告,披露率约为36.89%,披露比例有待提高。在内容描述方面,定性描述为主要的描述内容,且部分企业的ESG报告用较大的篇幅描述其产品和服务信息,与投资人想要获取的ESG定性定量信息需求有较大出入。

  同时应当看到,虽然国内外机构在行业通用ESG信息披露标准方面已具备一定成果,但是针对纺织行业的专用ESG披露标准数量较少,国内外ESG相关披露标准的行业适用局限性依然明显。当前大多数国内外ESG披露标准并未出台纺织行业的ESG披露标准,而现有的ESG相关披露标准也存在行业特色不强、完整性不高等问题,现有的纺织行业ESG披露标准并未划分纺织行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实质性议题,以及现有的纺织行业ESG相关披露指标体系存在完整性不高以及指标数量过多等问题。这导致国内纺织企业披露ESG信息意愿较低、披露内容质量较为一般,且无法为纺织企业改善ESG表现提供指引等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舞台中心,ESG披露要求趋严、ESG投资逐渐成为资本主流方向的背景下,披露ESG信息已逐渐成为满足监管合规要求、获取投资机构资金及服装企业订单的重要手段。若国内纺织企业披露的ESG信息程度不高且质量较低,这既不利于国内纺织同行获取额外资金,也不利于取得国内外服装零售企业订单。照此情形,这将影响国内纺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综上所述,建立一套反映国内市场环境及监管披露要求,能够指导企业提升ESG管理水平,提升纺织行业企业ESG披露数量、质量以及ESG评级的纺织行业ESG披露指标体系亟不可待。

  为了提升各纺织行业企业ESG信息披露意愿及水平,强化ESG披露体系的纺织行业特色,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具可比性、一致性的纺织行业ESG信息,全面加强国内纺织行业在全球纺织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纺织企业ESG披露指南》起草小组制定了一套ESG信息披露流程,在充分借鉴吸收国际国内主流ESG披露体系、框架和指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在环境、社会和治理维度上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国内服装纺织行业的指标,增强ESG指标体系的行业适用度,助力纺织企业对标提升自身的ESG及可持续发展表现,促进纺织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的组织下,起草小组在过程中进行了多轮研究讨论及专家咨询,对重大问题进行审慎研究,最终达成共识形成标准发布稿。标准制定工作中,围绕“突出实质性、增强实用性”的工作重点,进行了6项重点工作和考量:

  1.在界定议题时按照“双重重要性”原则

  2.在指标设计中包含前瞻性信息

  3..融合国际和国内相关方要求

  4.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5.提供议题类别清单,协助企业进行实质性议题识别

  6.提供披露操作指南

  起草工作期间,中国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召开2次公开会议,邀请重点利益相关方就重大问题开展研讨,取得丰硕成果:

  ·2023年3月30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ESG标准高峰论坛

  ·2023年12月19日,中国时尚产业ESG治理峰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特别指出 “管理出报告,报告促管理。”一直是中国纺联自2006年起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基本方针,她希望ESG披露标准工作能够为行业内致力于长期主义发展的企业,提供符合行业特点的实质性ESG的指标体系,让企业有抓手有工具,加速提升行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完善可持续发展管理,推动行业的进步,做到长期主义的引领发展。

  阎岩认为行业推动ESG治理的重要性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顶层设计——ESG理念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战略高度吻合;

  二是贸易壁垒——欧盟、美国等国家的国际贸易政策不断提示着ESG风险将成为市场准入评估的重要一环;

  三是资本转向——ESG已逐渐成为投资活动的新方向,ESG信息将在资本融通时提供重要支撑;

  四是消费变革——新生代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体,可持续消费理念盛行,可持续的产品将是贯通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载体。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